【內容提要】強化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。“為政之要,惟在得人”。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是進一步增強農村黨支部的創造力、凝聚力、戰斗力的必然要求,是解決村級干部后繼乏人問題的有效途徑,積極創新村級后備干部培養機制,實施“三票一定”“三制一庫”“兩掛一訓”工程,切實提高村級后備干部的綜合素質。 |
在縣委組織部工作半年以來,通過幾次下鄉督查和考核,根據自己平時掌握的情況,我縣基層黨組織在作用發揮、黨員教育管理、集體經濟發展、制度機制建設等方面還有一定不足和差距,為實現黨建引領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,個人認為還需亟待解決以下幾個瓶頸和難題。 一、存在的問題 (一)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“弱化”。近幾年,隨著我縣大力實施**搬遷工程,農村“空心化”問題逐漸突出,村級黨組織“無人辦事、無人管事”的情況也日漸突出,部分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出現疲軟和弱化現象,甚至個別基層黨組織形同虛設,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行政行為所代替,直接影響了黨組織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。 (二)黨員教育管理“虛化”。部分基層黨組織管理松懈,片面強調經濟建設和業務工作,疏于對黨員的教育管理,教育內容枯燥,方式方法單一,存在一忙就忘,一擠就讓,被動適從的現象;有的黨組織書記未經過系統的培訓,對黨務知識一知半解,對黨員教育管理觀念陳舊,面對新形勢、新任務下的黨務工作難以適應。 (三)基層黨組織經濟基礎薄弱。部分村黨組織書記“等靠要”思想嚴重,張口要資金、伸手要條件、坐等機遇來,缺乏集體經濟經營管理能力,對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無措施、無渠道。加之部分村黨組織原始積累底子薄,可以盤活的資產資源較少,村集體經濟長期陷入“拆東墻補西墻”的惡性循環,致使村集體經濟發展舉步維艱。 (四)后備干部儲備不足。農村黨員隊伍結構出現老齡化現象,學歷層次偏低,在發揮作用上顯得力不從心;有些年輕黨員雖然在理論水平、文化素質、工作能力等方面占有優勢,但因集體經濟薄弱,人才大量流失,存在后備干部難選拔、難培養的問題;有些年輕黨員看到村干部工作難做、報酬低,不愿當村干部,因此有些村出現了村“兩委”換屆無人當選的狀況,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。 (五)基層黨…… |
 正在獲取您的個人狀態...
溫馨提示:
1、本站立足于原創,稿件售價2元—100元不等,充值起點取中間值50元,多充不限;本著自愿的原則,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現,余額可在本站消費。對于售價較低的文章,建議以稿換稿;
2、如果不注冊,50元/篇,可聯系在線客服發送;如果是注冊用戶,有足夠的積分,售價多少就扣減多少;也可不用充值,直接拿自己的最新原創作品去交換;
3、無憂只搭建平臺,制定稿件上傳和下載規則,其他由上傳人和下載人自愿進行,無憂不對稿件內容和質量負責;
4、無憂不保證平臺稿件永久留存,請下載用戶自行及時保留;
5、本站文章均為原創投稿,僅供下載參考,拒絕任何形式轉載,侵權必究。
|
 留言加載中…
|
|
|